幽明录亦作“幽冥录”、“幽冥记”,南朝宋宗室刘义庆所撰志怪小说集。书中故事的体裁有地理博物体、杂史杂传体、谈佛论道体几种。其中多数作品短小简洁,缺少细节,但描写文雅细腻。“幽明录”继承了传统的仙怪题材,但也有创新,尤其是在鬼怪的人情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,使作品更有现实感。
【原文】
康阿得死三日,还苏,说:初死时,两人扶腋,有白马吏驱之。不知行几里,见北向黑暗门;南入,见东向黑门;西入,见南向黑门;北入,见有十馀梁间瓦屋。有人皂服笼冠,边有三十馀吏,皆言府君,西南复有四五十吏。阿得便前拜府君。府君问:“何所奉事?”得曰:“家起佛图塔寺,供养道人。”府君曰:“卿大福德。”问都录使者:“此人命尽耶?”见持一卷书伏地案之,其字甚细,曰:“馀算三十五年。”府君大怒曰:“小吏何敢顿夺人命?”便缚白马吏著柱,处罚一百,血出流漫。问得:“欲归不?”得曰:“尔。”府君曰:“今当送卿归,欲便遣卿案行地狱。”即给马一匹,及一从人。东北出,不知几里,见一城,方数十里,有满城土屋。因见未事佛时亡伯、伯母、亡叔、叔母,皆著杻械,衣裳破坏,身体脓血。复前行,见一城,其中有卧铁床上者,烧床正赤。凡见十狱,各有楚毒。狱名“赤沙”、“黄沙”、“白沙”,如此“七沙”。有刀山剑树,抱赤铜柱。于是便还。复见七八十梁间瓦屋,夹道种槐,云名“福舍”,诸佛弟子住中。福多者上生天,福少者住此舍。遥见大殿二十余梁,有二男子、二妇人从殿上来下,是得事佛后亡伯、伯母、亡叔、叔母。须臾,有一道人来,问得:“识我不?”得曰:“不识。”曰:“汝何以不识我?我共汝作佛图主。”于是遂而忆之,还至府君所,即遣前二人送归,忽便苏活也。
【翻译】
康阿得死了三天后,又苏醒过来,讲述了他的经历: 刚死的时候,有两个人架着他的胳肢窝,一个骑白马的吏卒驱赶着他。不知道走了多少里,看见一座朝北开的黑暗大门;从南边进去后,看见一座朝东开的黑门;从西边进去后,看见一座朝南开的黑门;从北边进去后,看见一座有十几道屋梁的瓦屋。里面有一个穿黑衣、戴笼冠的人,旁边有三十多个吏员,都称他为“府君”。西南边还有四五十个吏员。阿得就上前拜见府君。 府君问:“你生前信奉、供奉什么?” 阿得回答:“家里修建了佛寺佛塔,供养出家人(道人)。” 府君说:“那你很有福德啊。” (府君)又问都录使者:“这个人的寿命真的尽了吗?” 只见(都录使者)拿着一卷文书伏在地上查验,上面的字很小,说:“他还剩三十五年的阳寿。” 府君大怒,说:“小吏你怎么敢擅自截夺人的寿命?”于是就把那个白马吏绑在柱子上,打了一百板子,打得血流得到处都是。 府君问阿得:“你想回去吗?” 阿得说:“想。” 府君说:“现在就送你回去,但想先派你去巡视一下地狱。” 于是配给他一匹马和一个随从。向东北方向出发,不知走了多远,看见一座城,方圆几十里,里面全是土屋。在这里,他看到了自己未信佛前死去的伯父、伯母、叔父、叔母,都戴着镣铐枷锁,衣服破烂,身体脓血淋漓。 继续往前走,又看见一座城,里面有人躺在铁床上,床被烧得通红。一共看到了十个地狱,每个都有不同的酷刑。地狱的名字有“赤沙”、“黄沙”、“白沙”等,像这样的有“七沙”地狱。还有刀山剑树,以及(让人拥抱的)烧红的铜柱。看完这些后就返回了。 又看见一座七八十道屋梁的瓦屋,道路两旁种着槐树,说这里名叫“福舍”,是佛弟子们住的地方。福德多的人上升天界,福德少的人就住在这福舍里。远远望见一座二十多道梁的大殿,有两个男子、两个妇人从殿上走下来,原来是他信佛之后死去的伯父、伯母、叔父、叔母(因其家族信佛的功德而超生福舍)。 一会儿,有一个道人过来,问阿得:“你认识我吗?” 阿得说:“不认识。” 道人说:“你怎么会不认识我?我和你一起做过寺院(佛图)的管事(檀越主或护法主)。”阿得于是就想起来了。 (阿得)回到府君那里,府君就派之前那两个人送他回去。忽然间,他就复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