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明录

幽明录亦作“幽冥录”、“幽冥记”,南朝宋宗室刘义庆所撰志怪小说集。书中故事的体裁有地理博物体、杂史杂传体、谈佛论道体几种。其中多数作品短小简洁,缺少细节,但描写文雅细腻。“幽明录”继承了传统的仙怪题材,但也有创新,尤其是在鬼怪的人情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,使作品更有现实感。

石长和冥途遇故

【原文】

石长和死,四日苏。说:初死时,东南行,见二人治道,恒去和五十步,长和疾行,亦尔。道两边棘刺皆如鹰爪。见人大小群走棘中,如被驱逐,身体破坏,地有凝血。棘中人见长和独行平道,叹息曰:“佛弟子独乐,得行大道中。”前行,见七八十梁瓦屋,中有阁十馀,梁上有窗向。有人面辟方三尺,著皂袍,四纵掖,凭向坐,唯衣襟以上见。长和即向拜。人曰:“石贤者来也,一别二十馀年。”和曰:“尔。”意中便若忆此时也。有冯翊牧孟承夫妻先死,阁上人曰:“贤者识承不?”长和曰:“识。”阁上人曰:“孟承生时不精进,今恒为我扫地。承妻精进,晏然与官家事。”举手指西南一房,曰:“孟承妻今在中。”妻即开窗向,见长和,问:“石贤者何时来?”遍问其家中儿女大小名字平安不,“还时过此,当因一封书”。斯须,见承阁西头来,一手捉扫帚粪箕,一手捉把箉,亦问家消息。阁上人曰:“闻鱼龙超修精进,为信尔不?何所修行?”长和曰:“不食鱼肉,酒不经口,恒转尊经,救诸疾痛。”阁上人曰:“所传莫妄!”阁上问都录主者:“石贤者命尽耶?枉夺其命耶?”主者报:“按录馀四十年。”阁上人敕主者:“禖车一乘,两辟车骑,两吏送石贤者。”须臾,东向便有车骑人从如所差之数。长和拜辞,上车而归。前所行道边,所在有亭传、吏民、床坐饮食之具。倏然归家,前见父母坐其尸边。见尸大如牛,闻尸臭。不欲入其中,绕尸三匝,长和叹息,当尸头前。见其亡姊于后推之,便踣尸面上,因即苏。

【翻译】

石长和死了四天后苏醒过来。他说: 刚死的时候,向东南方向走,看见两个人在修路,总是和长和保持五十步的距离,长和快走,他们也快走。道路两边的荆棘刺都像鹰爪一样锋利。看见许多人,无论大小,成群地在荆棘中奔跑,像是被驱逐一样,身体都被划破,地上都是凝血。荆棘中的人看见长和独自走在平坦的大道上,叹息说:“还是佛弟子快乐啊,可以走在大路中间。” 继续往前走,看见一座七八十道屋梁的瓦屋,里面有十几间阁子,梁上有窗户。有一个人脸对着窗户坐着(或:有一个人,脸是四方的,约三尺见方),穿着黑袍,腋下四面开衩(“四纵掖”可能指一种宽大的服装制式),只能看到衣服领口以上的部分。长和就向他跪拜。 那个人说:“石贤者来了啊,一别二十多年了。” 长和说:“是。”心里就觉得好像回忆起了这个时候(或此人)。 有冯翊郡的牧守(或人名)孟承夫妻早就死了,阁上人说:“贤者你认识孟承吗?” 长和说:“认识。” 阁上人说:“孟承活着的时候不精进修行,现在常给我扫地。他的妻子很精进,就很安闲,处理官家的事务(或:享有官家的待遇)。”说完举手指着西南边的一个房间说:“孟承的妻子现在就在里面。”孟承的妻子就打开窗户,看见长和,问道:“石贤者什么时候来的?”详细地问遍他家里儿女大小是否平安,并说:“你回去的时候经过这里,请帮我带一封家书。” 过了一会儿,看见孟承从阁子西头过来,一只手拿着扫帚和簸箕,一只手拿着扫帚(“把箉”可能为扫帚类工具),也询问家里的消息。 阁上人问(长和):“我听说鱼龙超(可能是长和的字或号,或是另一人名)修行很精进,是真的吗?他都修行什么?” 长和回答:“他不吃鱼肉,不喝酒,经常诵经(尊经),救助各种有病痛的人。” 阁上人说:“你传话回去,叫他千万不要虚妄(要持守到底)!” 阁上人问都录主者:“是石贤者的寿命到头了?还是有人错抓了他?” 主者报告说:“查验记录,他还有四十年阳寿。” 阁上人就命令主者:“准备一辆禖车(似为一种车名或“媒车”之误,或通“辂车”),两名骑马的辟车(仪仗骑士或开道车骑),两名吏员,送石贤者回去。” 一会儿,朝东方向就来了车马和随从, exactly like the number that was ordered(如所吩咐的数量)。长和拜谢告辞,上车回去了。来时的道路边,到处都有驿亭(亭传)、吏员百姓、以及床坐饮食等用具。倏忽之间就回到了家,看见父母正坐在他的尸体旁边。他看到自己的尸体像牛一样大(形容肿胀),闻到尸体的臭味,不想进去。绕着尸体走了三圈,长和在尸体的头前叹息。这时,他看见他死去的姐姐在后面推了他一把,他就脸朝下摔倒在尸体上,于是就苏醒了过来。

下一篇:暂无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