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明录亦作“幽冥录”、“幽冥记”,南朝宋宗室刘义庆所撰志怪小说集。书中故事的体裁有地理博物体、杂史杂传体、谈佛论道体几种。其中多数作品短小简洁,缺少细节,但描写文雅细腻。“幽明录”继承了传统的仙怪题材,但也有创新,尤其是在鬼怪的人情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,使作品更有现实感。
【原文】
葛祚,吴时衡阳太守,郡境有大槎横水,能为妖怪。百姓为立庙,行旅祷祀,槎乃沉没;不者,槎浮,则船为之破坏。祚将去官,乃大具斤斧,将去民累。明日当至,其夜,闻江中哅哅有人声。往视,槎移去,沿流下数里,驻湾中,自此行者无复沉覆之患。衡阳人为祚立碑曰:正德祈禳,神木为移也。
【翻译】
葛祚,东吴时的衡阳太守,郡内有一段河道有巨大的木筏(槎)横在水面,能兴妖作怪。百姓为它建了庙,过往行旅向它祈祷祭祀,木筏就会沉没;如果不这样做,木筏浮着,船就会被它撞坏。葛祚将要离任时,就准备了大量的斧头,打算为民除害,除掉这个祸患。原定第二天去砍伐,那天夜里,听到江中传来喧闹的人声。前去查看,发现木筏自己移动了,顺着水流往下几里,停在一个河湾里。从此以后,行船的人再也没有沉船覆没的忧患了。衡阳百姓为葛祚立碑,碑文说:“因(葛祚)德行端正而祈祷,神木为之移动。”